工商银行韩强: 养老金融将成为银行未来最确定性的业务机遇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常佩琦)中国工商银行养老金融部总经理韩强日前在《银行家》杂志发表署名文章称,未来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最重要的社会变革,养老金融将成为银行未来最确定性的业务机遇,必须培育养老金融新质生产力。

“养老金融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其中很多业务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韩强举例说,养老产业的投融资,要求盈利周期长、抵御风险能力弱的养老机构有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金融产品设计能力。

同时,养老涉及每一个人。韩强认为,对银行来说普惠性表现在多方面,包括养老规划的金融普及普惠,银行要利用个人客户触达面广的优势,将养老规划的理念渗透到尽量多的老百姓,并且提供通俗易懂的多种养老规划选择等。

韩强进一步分析,银行培育养老金融新质生产力,首先需着力提升养老金融的专业性。例如,提升年金受托和投资的专业性,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数据的使用,形成年金方案设计和保值增值的核心竞争力。又如,提升银发经济的金融服务解决能力,将养老财富积累和消费需求,与养老服务的供给有机衔接,将各种直接和间接融资方式,与养老产业的资金需求顺畅连接。

同时,坚定落实养老金融的普惠性。通过与地方金融机构合作、线上化、地方企业的金融功能延伸等提升将养老金融服务触达到更多个人,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山区的能力。

另外,全力推动养老金融的数字化,关键是提升养老金融数据的汇集、处理、流通、运用等能力。还要扎实促进养老金融的智链化,加强跨业务条线的工作推动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业务考核模式,打破“部门墙,机构壁”。

此外,除了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基础设施、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等之外,韩强特别提及,提升与人工智能相处的能力。

他认为,一方面,要积极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养老金融领域的使用,支持以养老金融为场景牵引人工智能相关模型的不断完善,支持人工智能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创新,建立容错机制。另一方面,要针对决策、风控、运营、体制方面的挑战,研究养老金融各项业务推动过程中与人工智能的配合。

“这种配合应该把握几个原则。”韩强分析,一是行稳致远。先与人工智能并行,再逐步根据情况不断提高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性。例如,对投资建议、风控提示,先作为决策参考,再不断提高决策权重。

二是循序渐进。在为老年人提供金融服务上,先从不会带来资产损失的简单服务开始,待条件成熟,制度完备后,再逐步向复杂服务过渡。

三是未雨绸缪。要客观判断人工智能对银行组织架构、管理体制的影响,提前布局,稳步推进,既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又提高银行运营效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